“修身”,早见于先秦,如《道德经》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。”《孟子》“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”“修身”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,则出自儒家经典的《大学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,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
因此,修身智慧沙龙,让参与者一方面学习中华传统的修身方法,一方面也引入其他经过验证的修身方法。借助于图书、电影、美术、音乐、公益、户外活动等多元化手段,一起学习修饰言行举止、修养情绪心态。
欢迎一切喜欢修身的朋友,参与修身智慧沙龙。
【老平对《大学》修身公益课的介绍】
以下内容取自老平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laoping
《大学》修身公益课的时间是每月一次,最新一次在11月10日,请留意并通知同好之人。
上课地点: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4705(地铁林和西站A出口往西走50米)
《大学》是儒家经典“四书”之一,它是一门变“小人”为“大人”的学问,它向人们展示了一条中国古人内圣外王之道,同时隐含了先秦儒家修身的心法。中国历史上各家各派都重视修身,由于目的和立论不同,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修身体系。其中儒家的修身体系由三部分构成,也叫三重门,即文字门、行事门和心意门。 《大学》是儒家修身的核心经典之一,《大学》修身系列课程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初级阶段过文字门,学习文法;中级阶段过行事门,学习行法;高级阶段过心意门,学习心法。
一.文字阶段
以学习《大学》文法为主,透过文字来理解《大学》修身的重点。
过文字门的方法有三种:注解法、层次法、背诵法。注解法既要了解他人对《大学》的注解,还要对重点文字自注一遍;层次法分为三纲层次和八目层次;背诵法包括声诵、默诵、心诵。
通过对《大学》的文字注释、分层讲解、重点诵背,并结合自身实际来理解重点内容,以达到学而致知的目的。另外,通过文字阶段的学习,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。
二.行事阶段
以学习《大学》行法为主,通过学习、规范自己的言行来理解和实践《大学》修身的核心。
过行事门的方法包括:威仪法,慎独法,正言法,知止法,先后法,始终法等。
通过行事阶段的学习,可以调整人的言行举止,使人的形态中正安舒,行为光明磊落,言语正向温和,处世有礼有节,做事有始有终。简而言之,有利于人的心身相合,有助于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。
三.心意阶段
以学习《大学》心法为主,通过调整、完善自己的意识活动,把《大学》的修身精髓内化到意识的参照系当中。
过心意门的方法包括:明德法,本末法,思得法,静默法,专一法,执中法,中和法等。
通过心意阶段的学习,可以提高控制情绪活动和意识活动的能力,以利于涵养中和之性和中和之气,同时能提高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的能力,使自己踏上“内圣外王”的《大学》之道。
评论